重阳溯源承文脉 邮韵匠心绘初心——“汶水溯源”集邮文化大汶口考察活动圆满举行
2025-10-31 09:06 中国新质生产力网核心提示: 10月29日,恰逢传统重阳佳节,“汶水溯源”集邮文化考察活动在泰安大汶口地区温情启幕。来自黄河集邮协会、莱钢工会、泉水联盟的文化专家和爱好者,与泰安本地文化界、非遗传承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汶水之畔,以集邮为纽带探寻文明根脉,让重阳怀古的传统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深…


岁岁重阳,文脉永续。2025年10月29日,恰逢传统重阳佳节,“汶水溯源”集邮文化考察活动在泰安大汶口地区温情启幕。来自黄河集邮协会、莱钢工会、泉水联盟的文化专家和爱好者,与泰安本地文化界、非遗传承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汶水之畔,以集邮为纽带探寻文明根脉,让重阳怀古的传统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深度交融。
本次活动由黄河集邮协会牵头组织,嘉宾阵容兼具专业性与代表性:黄河集邮协会会长展庆堂,副会长焦纯吉、马立强,副秘书长刘宗尧,常务理事李隆庆、周鹏、杨涛;莱钢工会办公室主任、宣教文体部长王少坤;莱芜集邮专家张建文;泉水联盟理事长刘士琦。泰安本地文化界代表全程助力,包括泰山国际品牌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大汶口文化品牌建设办公室主任董传元,泰安市河湖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红阳,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贾效华,大汶口文化书画艺术中心主任、玻璃反画非遗传承人裴敦安,大汶口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土陶非遗传承人王延华,众人携手解锁大汶口文化的深厚底蕴。


考察团循着汶水文明的历史脉络,依次完成五大核心点位的沉浸式探访:首站走进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在副馆长贾效华的专业讲解下,八角星纹彩陶豆等珍贵文物静静陈列,6500年前的文明曙光透过器物纹饰熠熠生辉,嘉宾们驻足细品、不时问询,沉浸式感受先民的审美智慧与礼制萌芽;深入大汶口遗址(宁阳县堡头、岱岳区大汶口))核心区,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远古记忆,考古遗存的斑驳痕迹中,清晰可见海岱大地文明化进程的关键印记;漫步汶口古镇,山西会馆的飞檐翘角、非遗馆的匠心坚守、古石桥的岁月沧桑交相辉映;“五汶合流”的自然奇观与千年人文积淀交织,让考察团成员流连忘返,驻足大汶口一号闸坝,波澜壮阔的景象尽收眼底,生动印证了《诗经》《尚书》记载的历史光辉。


最后考察团参观山东高速泰安服务区并召开“汶水溯源”沿着水网看大汶河座谈会,刘士琦理事长主持座谈会。董传元院长简述了大汶口文化在中华文明探源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充分肯定了“汶水溯源”集邮文化大汶口考察活动的重大意义。他指出,此次活动是继大汶口文化邮票发行学术研讨会后,中国集邮文化与大汶口文化融合研究的又一创举。展庆堂会长介绍发起“汶水溯源”集邮文化考察活动的初衷,总结10月27日~29日沿汶溯源各节点的情况和整个活动成果,对今后成果汇集和转化进行了工作部署。与会成员谈各自感受并围绕“集邮文化与地域文明传承”“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播创新”等话题各抒己见,思想碰撞间凝聚起文化传承的共识与力量。


座谈会结束后,黄河集邮协会会长展庆堂向董传元院长在现场赠送《黄河集邮》杂志及10月27日-29日实地考察纪念封,将溯源之旅的点滴凝注于方寸邮品;常务理事李隆庆在粥店邮电支局送上“汶水寻源”邮戳记,以独特的邮政文化符号定格此次文化之约;副会长焦纯吉在所住宾馆递上考察签名封,满含着全体成员对大汶口文化的敬意与眷恋。董传元院长对大家的深情厚意表示感谢,并决定转交大汶口文化文献馆永久收藏。



“集邮为大汶口文化传播提供了创新载体,让古老文明在方寸之间焕发新生!”董传元院长在活动中感慨,大汶口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需要更多这样的跨界融合形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出去”。展庆堂会长则表示:“此次活动实现了集邮文化与地域文明的双向赋能,邮品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邮为媒,联结更多文化脉络。”非遗传承人裴敦安、王延华也谈到,看到古老的非遗技艺与集邮文化相遇,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信心,也为非遗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诗经》中描绘的汶水盛景跨越千年依然鲜活。此次“汶水溯源”集邮文化考察活动,以重阳敬老、怀古溯源的传统为底色,将集邮这一“方寸天地藏乾坤”的文化形式与大汶口文化深度联结,既让参与者在行走中读懂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更为地域文化传播与集邮文化创新开辟了新路径。参与嘉宾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文化传承,让更多人通过邮品感知汶水文明的魅力,让古老文脉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据悉,在本次活动之前,10月27日~28日,展庆堂会长一行已沿大汶河上游进行了重要节点的溯源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