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生网-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 文化

    「于汝文作品」申遗成功,打卡“北京中轴线”

    2024-7-27 14:36 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核心提示: 北京中轴线始终统领城市发展,为中国传统“择中”观念于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提供了特殊见证,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

    『编者按』本组图片由著名军旅摄影家于汝文拍摄于第24届冬奥会期间,恰逢第33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又值此“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际,特再次编发北京中轴线9处著名景观的相关摄影作品,以飨读者。


    7566e12932b44d55a0d57c5090b1bfda.jpeg


    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北京中轴线共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北起钟鼓楼,一路向南经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的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这些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


    北京中轴线.jpg

    △北京中轴线鸟瞰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两千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北京中轴线始终统领城市发展,为中国传统“择中”观念于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提供了特殊见证,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其规划格局整体展现出《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 “左祖右社”的传统都城理想范式;建筑与景观集中表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强调;而多元化的空间组织更为国家礼仪文化与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

    北京中轴线还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意义,与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北京中轴线自肇建至今,历经城市历史演进而持续地影响着城市发展,展现出传统规划理念持久的生命力,对世界城市规划史建设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符合世界遗产标准3和标准4,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标准3);“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标准4);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

    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体现在其作为都城核心的延续性,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可保持其现有形式的必要性。

    古今共存生,人文同结晶。古老而年轻,庄重有活力。可以说是对“魅力北京城,韵律中轴线”的生动概括。


    奥林匹克公园

    奥体公园地处北京城中轴线最北端,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千米,集中体现了“科技、绿色、人文”三大理念,是融合了办公、商业、酒店、文化、体育、会议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区域 。主要建筑有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游泳馆、射箭场、网球场、曲棍球场等10个奥运会竞赛场馆。瞭望塔,俗称“大钉子”,是中轴线上的新地标,呈现出“生命之树”的设计造型。五个塔体高度由186米至248米不等,是整个片区的制高点,登临瞭望塔,可俯瞰整个奥体中心和奥体公园,还可以远眺北京优美的城市风光。如果说鸟巢、水立方是旅游者、摄影师必去的打卡地,那瞭望塔观景平台就是拍摄鸟巢、水立方绝佳机位。不上不知道,上去也心跳,恐高者勿攀。



    奥体公园地处北京城中轴线最北端,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千米,集中体现了“科技、绿色、人文”三大理念,是融合了办公、商业、酒店、文化、体育、会议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区域 。


    钟鼓楼

    北京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重要建筑。

    拍摄钟楼正面容易,拍摄鼓楼南门不易,因为南门正对丁子路,无法在路中央架机子。拍摄夜景也需要人品好。为拍摄钟鼓楼我去了好几次,都没赶上开灯。2月19日我又去,问了保安说是不开灯,咔嚓几下准备离开,正在收家伙,突然灯亮了,一阵窃喜,拍下如下几张。



    景山公园

    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的御苑。

    景山公园1928年建园,全园总面积23公顷其中,花卉草坪占地1100 平方米。该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公园内有绮望楼、五方亭、寿皇殿、永思殿、牡丹园等景点。

    万春亭位于景山的中峰,相对高度为45.7米,北京城市中心点就在此地,它是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也是摄影师全方位拍摄北京城的理想机位。向东可拍中国樽,向南可拍紫禁城,向西可拍白塔寺,向北可拍钟鼓楼、“大钉子”,细看图例。



    北海公园

    位于北京市中心区,中轴线西侧,东邻景山,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 ,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占地68.2万平方米,曾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1925年开放为公园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琼华岛上树木苍郁,亭台楼阁幽静,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也是摄影师的最爱,更是正月十五拍摄白塔悬月、万春亭悬月的上佳机位。



    紫禁城

    紫禁城现名故宫博物院,人们习惯简称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约有600年历史,先后有24位皇帝在这里统治全国近50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紫禁城得到了良好的维护。它是我国现存的最宏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老而又焕发朝晖的紫禁城,闪耀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绚丽光彩,已经成为世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紫禁城以宏伟壮丽闻名于世,更为广大中外游人所景仰,也是摄影师百拍不厌的摄影圣地。 紫禁城里可谓是一步一景,百步百景,处处皆景。但要拍夜景只能在午门或神武门,午门还是拍星轨的不错机位。东西角楼加倒影是拍日出日落的不二选择。拍全景用无人机想都不要想,只能上景山公园的万春亭。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广场内沿北京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矗立着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楼。 广场东西两侧分别是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与天安门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天安门广场。1986年,天安门广场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观名“天安丽日”。

    摄影师如果只拍一张北京的图片,我想肯定选择天安门。因为它不仅是北京的象征,而且是中国的标志。拍摄天安门角度有很多,东南西南正南皆是机位,尤其是赶上朝霞满天,拍一张东方红,是摄影师梦寐以求的夙愿。天安门广场可拍的地方就更多了,首选当然是升国旗。冬奥期间,带冬奥标志的大红中国结,成为摄影师必拍景观。



    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民众俗称前门大街。 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这条大街不仅可以拍夜景,而且更适合拍人文。尤其是难得一见的两辆有轨电车相向而行,加上帅哥靓妹玩耍嬉戏,拍一段小视频肯定吸粉无数。



    天坛公园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这处景点大家都非常熟悉,不作更多介绍。

    天坛公园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传递地点之一。祈年殿已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也是摄影师拍摄大片的必选景点。说个有趣的小插曲。祈年殿管理特别严,一到5点就赶人关门,想拍夜景只能望殿兴叹。那天我带广东来的一位退休市长去拍祈年殿,就想拍一张夜景,可是,5点一到保安就过来赶人。我非常客气点对他讲:“这位老师是广东来的一位市长,跑了几千公里来北京,就想拍一张祈年殿夜景,师傅行个方便吧!”可能我的普通话不太普通,他把市长听成了师长,脸色马上由阴转晴,有点激动的讲:“我也当过几年兵,还没这么近和师长说过话,你们再拍一会吧。”就这样,我们不仅拍了夜景,还拍了祈年殿倒影。另外两位老师拿作品去单位参赛,还都获得一等奖。美哉,乐哉!



    永定门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远安定”之意。瓮城城墙、城楼和箭楼于1950年开始被陆续拆除。2004年城楼复建,成为北京城第一座复建的城门。

    永定门前后左右场地开阔,机位可选择性强,亮灯可拍夜景,熄灯可拍星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