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生网-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 公益

    从“五讲四美”到“五美五好”:万众同心的精神长征——中华志愿者协会万众同心志愿服务总队年度学习会圆满举办

    2025-10-20 11:15 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核心提示: 当千万颗志愿之心同频跳动,当“五美五好”(心美、念美、言美、行美、事美;你好、我好、家好、国好、世界好)成为共同追求,志愿服务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深秋的上海,于申田高科园,一场以“万众同心,同愿同行”为主题的志愿者年度学习会,在书香与秋意交融中静默开启。本次活动由上海社会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华志愿者协会万众同心志愿服务总队、乙十睡眠与百圣书院联合发起,汇聚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服务践行者,共同勾勒出一幅跨越四十载的精神谱系。

    图片


    当“五讲四美”的岁月记忆与“五美五好”的时代新声在此交汇,志愿服务的精神长河,正奔涌出更加动人而深远的波澜。



    源起

    文明星火照征程


    此次学习会邀请了社会各界重要嘉宾: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陈振民,上海社会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蒋敖龙;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文明办兼医务社工部主任、上海市行风促进会副秘书长林怡;


    图片


    图片


    中华志愿者协会万众同心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上海社会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温新;


    图片


    以及中华志愿者协会万众同心志愿服务总队执行总队长、百圣书院创办人院长陈德云。

    这些长期深耕志愿服务领域的引领者,带着各自的智慧与热忱,共同点亮了这个充满温情的秋日。


    图片


    学习会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历程的深情回望中拉开帷幕。与会者仿佛穿越时光长廊,回到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五讲四美三热爱”如春风拂遍神州,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的行为规范,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价值追求,共同构筑起一代人的精神坐标。


    图片


    历史的记忆从未褪色,那些戴着红领巾打扫街道的稚嫩身影,那些在车站码头扶老携幼的温暖臂膀,那些在邻里间传递关怀的真诚笑脸,已然孕育着“我为人人”的志愿基因。

    雷锋就是最早的志愿者典型,“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从来都是志愿服务的灵魂所在。


    图片


    从传统社会的义庄赈济,到近代社会的义工服务,再到当代专业化志愿队伍建设,这条演进之路印证着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就成就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


    图片


    升华

    五美五好启新章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志愿服务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

    学习会重点探讨了“五美五好”这一饱含东方智慧的理念创新——心美、念美、言美、行美、事美的个体修养,与你好、我好、家好、国好、世界好的社会愿景相互映照,构建起更具包容性的价值体系。


    图片


    “志愿服务之心,本质是慈爱真善美之心。当个体通过志愿服务修炼“五美”,便能自然生发出对“五好”的追求。

    这种从个体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的递进,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的桥梁。


    图片


    在这个理念指引下,“万众同心美好志愿者”应运而生——他们不只是提供服务的个体,更是新时代精神文明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文明办兼医务社工部主任林怡的实践分享,为这一理念写下生动注脚。


    图片


    她以“志愿服务促进医学人文关怀”为主题,讲述了白衣天使们如何用超越技术的温度,让医疗服务成为传递善意的纽带。

    那些在诊室里的轻声安慰,在候诊区的耐心指引,在病床前的温暖陪伴,正是“言美”“行美”在专业领域的具体绽放,让冰冷的医疗器械间流淌着人性的暖流。


    图片


    致远

    万众同心向未来


    “公益随心,志愿随行”——这八个字道出了志愿服务最本真的状态。

    学习会强调,真正的志愿服务发轫于“崇德向善”的内心驱动,体现在“无偿+业余时间”的持续坚守。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愈发凸显。


    图片


    志愿者是一个城市最温暖的体现。当我们在地铁站看到志愿者引导人流,在社区里看到志愿者帮扶老人,在大型活动中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连接。


    图片


    从“五讲四美”到“五美五好”,变的是时代语境,不变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支以“万众同心”为名的志愿者队伍,正在用实践回答志愿服务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时代之问——它源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向社会进步的更远方。


    图片


    暮色渐染,书院廊下的讨论声渐渐融入夜色,但思想的火花仍在每个人心中燃烧。

    我们坚信:当千万颗志愿之心同频跳动,当“五美五好”(心美、念美、言美、行美、事美;你好、我好、家好、国好、世界好)成为共同追求,志愿服务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图片


    这场持续四十年的精神接力,正书写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动人的篇章——那是万众同心的和鸣,是平凡中的伟大,更是民族复兴奋进曲中不可或缺的深情乐章。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总有一些价值需要坚守,总有一些精神需要传承。


    图片


    志愿服务就是这样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往与未来,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

    而“万众同心”的美好愿景,正在每一个志愿者的举手投足间,慢慢照进现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