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生网-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 文学

    路漫:岩峰诗歌漫谈

    2025-10-17 10:44 中生网

    核心提示: 岩峰的诗中,意象如繁星点点,却非散乱,而是自成体系。其作品兼具古典的骨力与现代的锋芒,既有山水清音的婉转,亦有现实生活的粗粝,更有一种“虽处尘世,心向云水”的超脱之境。


    1.jpg

    2008年夏作者(右)与岩峰在泰山岱庙北门



    岩峰之诗,如古河蜿蜒,在时光的河床中冲刷出深幽的沟壑,又似高山孤松,于风刀霜剑中自守其节。读其诗,初觉清寒,再品则见炽烈,三回味之,余韵绕梁,久久不绝。其作品兼具古典的骨力与现代的锋芒,既有山水清音的婉转,亦有现实生活的粗粝,更有一种“虽处尘世,心向云水”的超脱之境。

     

    一、艺术特色:古意与现代的交融

     

    1. 意象之美——借古喻今

     

    岩峰的诗中,意象如繁星点点,却非散乱,而是自成体系。他善用“河”“水”“白房子”“乌鸦”“麻雀”等具象,将个人的生命体验投射其中。《一条河》中,河流不仅是地理存在,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承载千年文明的流淌与跌宕。《大汶河》则以水的东去西来隐喻人生的抉择与归宿。

     

    这种以自然之物寄托人文之思的手法,深得中国古典诗歌“托物言志”之精髓。岩峰将古典意象注入现代生活的细节,使诗中既有“汨罗江”的历史厚重,也有“苏州路”的都市喧嚣。

     

    2. 语言之妙——简而不凡

     

    岩峰的语言洗练,往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小巷》中,“幽深”“夹缝”“高楼”“古木”等词语看似朴素,却构成强烈的空间压迫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坚守。

     

    他的诗句常带有古典诗词的节奏感与留白艺术。《在水面上》一句“无官一身轻,一丝不挂地彳亍在水面上”,既具现代口语的直白,又保留了古典的含蓄与意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3. 结构之巧——层层递进

     

    岩峰的诗常以一个核心意象起笔,逐渐扩展至人生、历史、社会的宏大主题。《同姓兄弟》由一棵树写起,延伸至“缘分”“兄弟情”“乡思”,情感层层叠加,如潮水般拍击人心。

     

    这种结构安排使他的诗既具叙事性,又有抒情的纵深,读者仿佛随诗人一同行走于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之中。

     

    二、人文情怀:诗为心声,情系众生

     

    1. 家国情怀——历史的回响

     

    岩峰的诗中,历史人物与典故频繁出现:屈子、文姜、宣姜、三义庙……这些历史元素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诗人思考现实的媒介。《文姜》《宣姜》借古人之事,折射当下的人性与道德困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文化担当。

     

    2. 民生关怀——平凡人的悲歌

     

    在《那个叫刘志亭的人走了》中,岩峰以近乎纪实的笔法,描绘了一位下岗工人的苦难人生。诗中没有夸张的修辞,只有质朴的叙述,却字字泣血,展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种关怀并非偶然出现在某一首诗中,而是贯穿其创作的主线。《北京的麻雀》看似写鸟,实则借麻雀的自在与灵动,反衬都市人的孤独与压抑。

     

    3. 生命哲思——在困境中寻找意义

     

    岩峰的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水落石出》中,他借与友人重逢的场景,探讨了人生的“硬度”与“高度”;《囚徒》《俘虏》则以爱情为切入点,思考自由与束缚的辩证关系。

     

    他的哲学思考并非抽象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与情感体验自然流露。这种“以情说理”的方式,使他的诗既有思想深度,又不失温度。

     

    三、岩峰诗歌的意境营造

     

    岩峰善于营造两种看似对立却能和谐共存的意境:

     

    1. 清冷之境:


    如《墓园》中“如水的月光泡着这个六百多人的小区”,清冷中透着神秘与宁静。

     

    2. 炽烈之境:


    如《俘虏》中“我情愿把自己变得十恶不赦”,情感炽烈,近乎决绝。

     

    这两种意境的交织,形成了岩峰诗歌独特的张力,使他的作品既可以静心品读,也能激荡人心。

     

    四、岩峰诗歌的文化价值

     

    岩峰的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创新。他将古典诗词的含蓄与现代诗歌的自由结合,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气息的诗风。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文化自觉尤为可贵。岩峰的诗歌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诗歌始终是人类精神的灯塔,照亮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地方。

     

    五、结语

     

    岩峰的诗,如高山流水,既有古典的清韵,又有现代的激越;似长河落日,既映照着历史的沧桑,也温暖着现实的人心。读其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更能触摸到一个诗人对生命、对社会、对文化的真挚热爱。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岩峰用他的诗歌为我们开辟了一片宁静的精神园地。在这里,我们可以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那份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诗意。

     

    2025年10月15日于潜江






    3.jpg



        路漫,原名周贵海,男,湖北省潜江市人,有诗歌、散文、评论散见于报刊杂志,著有诗集《流浪的歌者》《路漫的诗》等;主编有《诗歌百家集锦》《八面诗风》《新诗百年》等;香港《中华文学》2010年年度诗人。现任《若水》诗刊总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