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非遗种子寻百计划”公益行动走进河北怀来
2025-8-9 11:18 中生网核心提示: 怀来县现有40项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技艺、美术、医药等类别,其中沙城老窖酒酿造技艺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彰显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这些项目不仅是历史智慧的结晶,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8月7日至8日,“蒲公英非遗种子寻百计划”考察团在河北省怀来县展开专题调研,以深入发掘当地非遗项目,培育非遗传承新生力量。本次活动由全国妇联原书记处书记、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创会会长范崇嬿带队,国务院参事马力、“寻百计划”组委会秘书长杨建利、发起人胡军杰、北京师范大学特约研究员范志宏等专家参加。怀来县文旅局党组成员马一荻、综合业务股股长张玉文、怀来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张晓燕全程陪同。


8月7日,范崇嬿率考察团部分专家在原乡奥伦达社区考察了“原乡茶事”和古琴文化空间“伏羲琴台”,与茶事主理人、怀来家庭教育协会原乡分会会长韩尚智,琴台主理人、延庆区古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海阳,怀来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张晓燕进行了茶话交流。海阳从地理、历史、中医等视角,解读了古琴在中华文化中的多重密码,表示要为推动古琴文化走进社区作出贡献。韩尚智介绍了原乡茶事作为文化和健康平台在社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期待为非遗文化的交流以及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并申请成为蒲公英非遗种子研发园地。

8日,考察团重点走访了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张家口非遗超市、文联艺典石间、东水泉王记豆腐研学馆及沙城老窖酒非遗工坊。调研现场,怀来手绘传统技艺传承人杨红丽、葫芦烙画传承人马健华、泥塑传承人王存生进行了技艺展示,生动呈现了怀来非遗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怀来县现有40项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技艺、民俗、医药、美术、戏剧、杂技及体育游艺等类别,其中沙城老窖酒酿造技艺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彰显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这些项目不仅是历史智慧的结晶,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实地调研后,考察团与怀来文旅局及沙城老窖相关负责人举行座谈。马一荻详细介绍了怀来非遗工作进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专家们结合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范崇嬿强调,非遗的长远发展需以战略眼光擘画蓝图,坚持守正创新,让古老技艺与动漫、短视频等现代媒介融合,以贴近年轻群体的方式焕发持久活力 。她指出,青少年作为文化传承主力军,其广泛参与能形成“小手拉大手”效应,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非遗保护,构建活态传承生态链。
马力则认为,非遗产业化与规模化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振兴的核心路径,而非遗产业化的本质是传统智慧的现代转化,需以"双创"原则(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核心,通过政策扶持产业链、科技赋能生产力,使非遗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持久支点 。

马一荻在总结中感谢考察团的专业指导与热忱投入,并表示期待“蒲公英计划”持续助力非遗传播。“各位专家的务实行动为怀来非遗搭建了传承桥梁,提供了高站位、强指导性的意见。我们欢迎更多人走进怀来,体验‘这么近,那么美’的河北魅力,共同推动非遗之花如蒲公英种子般绽放世界。”

此次调研标志着“蒲公英非遗种子寻百计划”进一步深化。该计划于2025年3月份启动,致力于寻找百位青少年非遗达人,并通过公益培训强化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为传统文化活化传承提供可持续模式 。怀来样本将成为非遗创造性转化的新范例,助力非遗从本土走向国际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