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生网-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 科技

    携号转网,为何成了移动口中的“恶性竞争”?用户:我们只是受够了

    2025-8-9 10:36 中生网

    核心提示: 携号转网在2019年底正式全国落地,初衷很美好——降低转网成本,促进公平竞争,迫使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然而多年过去,不少老用户发现,“改善服务”并没有发生,反而套餐价格越来越高,套路越来越多。

    近日,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携号转网已“变质”,演变成了不合规、不正当的恶性竞争手段。此言一出,评论区炸开了锅——因为在许多用户看来,携号转网并不是变质,而是他们忍无可忍的必然选择。

    从“改善服务”到“逃离高价”

    携号转网在2019年底正式全国落地,初衷很美好——降低转网成本,促进公平竞争,迫使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
    然而多年过去,不少老用户发现,“改善服务”并没有发生,反而套餐价格越来越高,套路越来越多

    有人用移动二十年,每月套餐费用居高不下,想降费被拒绝;有人被迫接受不需要的电视业务、增值服务;还有人吐槽——移动能给异网新用户三折优惠锁三年,却不肯给老用户哪怕一点降价空间。“留给新人的宠爱,换来老用户的冷落”,这是很多人的真实感受。

    “我不是背叛,只是活不下去”

    在评论区,故事一个接一个:

    甘肃一位用户说,原本在移动每月花150多元,还整天被推销套餐,转到联通后每月44元就够用,除了信号差点,完全没问题。

    浙江的网友直言,自己所有生活与工作信息都绑在移动号上,本想降低资费,结果被告知只能升级更贵套餐,最终气得转网电信。

    还有人算了一笔账:一家六口从移动转到联通,办了家庭套餐和宽带,还送了手机,每月总费用比原来便宜70元。

    一句话总结:用户转网,不是为了“恶性竞争”,而是为了不被高资费压得喘不过气。

    运营商的“选择性聋”

    很多用户质疑,中国移动高层口中所谓的“恶性竞争”,是不是把问题的根源推给了对手,而不是反思自己。

    一些网友直接调侃——

    “移动不是最会恶性竞争的吗?异网三折优惠,老用户涨价续费。”
    “你说别人恶性竞争,那你天天打电话忽悠我转网到你家,是啥意思?”

    还有人分享了荒诞经历:去办理携号转网时,被告知必须月消费500元以上才可以转。这种操作,不但和“公平竞争”南辕北辙,还直接伤了用户的信任感。

    价格与服务,才是留人的核心

    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看,三大运营商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话音与短信业务下滑,流量增速放缓,新业务(如AI、云计算)还在培育期。这意味着,留住老用户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拉新。

    然而,如果价格高、套餐死板、服务缺乏诚意,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携号转网只是一把钥匙,真正推动用户离开的,是他们长期积累的不满与失望。

    携号转网不是问题的根源,它只是照出了市场的真相——在价格和服务之间,用户会永远选择更有诚意的一方
    当老用户感叹“我们被移动坑太久”,这不是一时的情绪,而是多年体验后的无奈总结。

    如果运营商们真想减少用户流失,应该做的不是指责竞争对手,而是重新赢回用户的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