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生网-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 地产

    贵州:首个“零碳园区”完成优化升级

    2025-4-15 14:06 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核心提示: 为聚焦绿色“双碳”战略,通过“壮骨、美容、低碳、智能”四大策略,依托贵州建科院打造的多元化绿色建材产品矩阵,园区充分应用自主研发的低碳混凝土、磷石膏建材等绿色低碳建材产品,降低碳排放,多维度发力建设城市更新“好房子”,从低碳建造与零碳运行2个方面,采用…

    屋顶光伏,外墙保温,利用低碳混凝土、磷石膏等多元化绿色建材产品,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一座占地30亩拥有12栋单体建筑的贵州建科院园区,获得 “零碳园区”、“碳中和园区”、“零碳建筑”和“零能耗建筑”4个认证。

    据介绍,该项目建筑面积10380㎡,共有办公楼、实验楼等建筑12栋,大部分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碳排放量每年达285.96吨。为聚焦绿色“双碳”战略,通过“壮骨、美容、低碳、智能”四大策略,依托贵州建科院打造的多元化绿色建材产品矩阵,园区充分应用自主研发的低碳混凝土、磷石膏建材等绿色低碳建材产品,降低碳排放,多维度发力建设城市更新“好房子”,从低碳建造与零碳运行2个方面,采用60余项低碳技术。在改造中,运用预应力轻质混凝土技术,对屋面板进行了更换,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原有屋面板存在的安全隐患,还实现了自重降低40%。

    园区建筑采用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屋面光伏保温一体板、中空外窗提升等技术,提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通过增设天窗,改善建筑内区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提升使用舒适度,充分利用智能照明系统,降低设备能耗等一系列技术改造手段,园区合计碳排放量250.09吨CO₂/年,可再生能源碳减排量300.06吨CO₂/年。

    为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提供数字化技术,建科院自主研发具备场景联动、智能调优、数据实时监测的智慧运维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对园区的室内外环境和建筑安全进行监测,实时感知室内外环境的健康与舒适度,同步实现电、水、储能、光伏、充电桩、碳排放等全方位实时监测分析。安装3528㎡光伏系统,年发电量57.9万度,打造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示范,实现零碳园区目标。

    作为贵州省住建厅零能耗建筑及零碳园区试点项目,贵州建科院将依托建科院作为“贵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和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品牌科技优势,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推进战新业务布局,充分发挥自身科研技术实力,构建“检测鉴定、设计咨询、改造施工、加固材料、运维监测”一体化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打造既有建筑更新改造领域的成套技术体系。

    2025年中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贵州积极探索零碳园区建设。截至目前,建成的贵州省建科院“零碳园区”发布新产品2项,发明专利4项,参编标准6部,获得中建集团第一届AI大模型应用场景最佳方案奖,同时成为全国首个超50年历史既有园区零碳改造示范项目和全国首个既有科研建筑园区零碳改造项目。(喻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