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生网-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 声音

    “五育”融合素质教育,山东新泰楼德镇西村小学举办成果展

    2025-4-1 16:18 中生网

    核心提示: 堂鼓、武术、舞蹈、朗诵,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拉开活动序幕。书画、棋艺、剪纸、泥塑,以及煎饼制作、拓片演示,充分展示了西村小学的素质教育成果。是对“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

    3月28日,家校社“教联体”协同育人研讨会暨双减背景下“五育”融合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西村小学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教育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共同探索“双减”背景下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新模式,为教育发展出谋划策。

      堂鼓、武术、舞蹈、朗诵,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拉开活动序幕。书画、棋艺、剪纸、泥塑,以及煎饼制作、拓片演示,充分展示了一所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成果。是对“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

      新泰市教育和体育局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主任冀贞磊在研讨会上致辞,他说当前教育正面临“双减”深化与“五育融合”的双重命题。新泰市以“家校社教联体”为抓手,通过“政策引领、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推动三方从“松散联动”向“深度融合”转变。“双减”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五育”不是割裂的“单项赛”,而是协同的“团体战”。冀贞磊提出三点倡议:强化责任共担、深化机制创新、优化政策保障。

      新泰市楼德镇西村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任欣介绍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经验。在家校沟通机制上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沟通网络,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设置校长接待日,建立家访制度。开设家长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包括楼德煎饼、红色教育、武术、心理教育、亲子沟通等六大模块。以“五育”融合指导实践,即思想教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生涯引导、行为督导。另外,积极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创建特色品牌活动,建立“五维五级评价”体系、创建“家校社协同育人资源图谱”,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家校社共育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王好凤为西村小学颁发了“家校社共建合作校”牌匾,并赠送小学一至五年级《家长课》系列丛书以及由著名书法家汪钟鸣题写的校名。王好凤对西村小学家校社“教联体”推进工作以及“五育”融合素质教育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学校今后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孩子一起成长。

      来自北京的著名文化学者范正利就《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从政策层面进行了详细解读。范正利指出,建立“教联体”将为凝聚各方育人力量提供常态化平台,引导各主体在明确职责任务的基础上凝聚形成更加有效的协同育人合力,加快建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最终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楼德镇西村小学利用有限的资源创建“教联体”平台有效机制,为同类学校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楼德镇西村小学在“双减”政策下“五育”融合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也为家校社三方搭建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家校社“教联体”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