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干细胞产业迈向全球领先,治疗帕金森病及渐冻症取得重要突破
2025-1-15 12:35 中生网核心提示: 近年来,上海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包括对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人才引进计划、以及科研平台的建设等,为干细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干细胞产业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方向之一,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正在迈向全球领先地位。作为全国乃至全球干细胞领域的重要力量,上海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实力,正加速成为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国际领先中心。
在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近日的讲话中,他强调:“要用好科技创新引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这一指示为上海干细胞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上海在科技创新中肩负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同济大学及其附属东方医院长年耕耘干细胞治疗,近年来与上海干细胞产业的代表性创新药企士泽生物,强强联合获批进行两项国家级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治疗重大神经系统疾病,均为中国首例或全球首例,为上海干细胞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这一成就不仅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与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更离不开具有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药企的技术突破及敢于创新的现代化医院的时代担当。
政策支持与创新环境:上海干细胞产业异军突起的坚实基础
国家层面上,中国在《“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作为中国干细胞领域的重要基地,上海在政策引导下,建立了包括张江生物医药园区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在内的多个专业化园区,为干细胞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高效平台。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始终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发展重点。近年来,上海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包括对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人才引进计划、以及科研平台的建设等,为干细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五年,上海干细胞产业稳步发展,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还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跨越。在国内,上海的干细胞技术和产业规模已位居前列;在国际上,上海的科学家和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干细胞研究网络,成为国际干细胞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过去五年间,上海市各职能部门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支持干细胞研究与产业化的政策法规,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例如:
2019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将干细胞技术列为重点扶持领域。
2021年,《浦东新区干细胞研究与转化应用管理办法(试行)》首次明确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伦理、备案和审批流程,为全国探索监管模式提供了经验。
2022年,《上海市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加快形成促进细胞治疗领域科技创新新范式和产业发展新模式,有力推动上海干细胞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上海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为干细胞产业链的完整布局提供了战略指引。
2024年11月30日,《上海市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草案)》中,更是大力支持干细胞研发,鼓励开发覆盖细胞和基因药物的配套商业化金融产品
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优化了创新环境,还吸引了大量科研人才和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助力上海本土干细胞企业稳健发展,推动了干细胞行业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我国干细胞行业的临床批准开展及转化应用是由我国国家卫健委及国家药监局备案批准及许可审批的双轨制进行管理的。国家备案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一共171项。上海共有27项,占比15.79%,排名第二(广东省排名第一,30项,17.54%)。药监局IND许可干细胞临床试验项目共101项(已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的数量)或125项(加上部分无进展信息与排队待审评),上海共有21项,占比20.79%,排名第一(按101项)。上述两项数据均证明了上海干细胞产业异军突起的实力。
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为例,该院已成为国内干细胞研究和转化的重要枢纽,其牵头的多个国家级备案临床研究干细胞项目及IND许可干细胞临床试验项目均走在国际前沿。在浦东新区、上海市乃至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东方医院在干细胞治疗、干细胞存储与衍生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为上海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这些政策与资源的聚合,也为上海干细胞研发药企的崛起提供了强劲助力。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团队在干细胞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他们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还推动了多个干细胞项目的转化应用。
士泽生物专注于开发临床级干细胞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等尚无实质临床解决方案的神经系统疾病,由长期专注于iPS衍生细胞药物开发的李翔博士全职归国创立。士泽生物也正是在这一政策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干细胞优秀药企代表,凭借其创新技术平台与研发能力,士泽生物自主开发的全球首创iPS衍生细胞治疗渐冻症新药获FDA授予全球孤儿药资格,为中国首个iPS衍生细胞药获FDA授予全球孤儿药资格,并在中国上海完成全球首例渐冻症患者的临床给药。

两项国家级干细胞研究项目落地上海,均为中国首例或世界首例
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团队与士泽生物李翔博士团队强强联合获批开展的基于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国家干细胞备案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卫健委的临床及生产现场核查,由士泽生物GMP基地制备的临床级再生多巴胺神经细胞,于中国上海东方医院通过立体定向移植手术,完成了包括中国首例在内的多例中重度帕金森病患者的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取得了功能性逆转帕金森病的突破性成果,不仅彰显了上海在干细胞治疗领域的科研实力,也为全国开展帕金森病诊疗提供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干细胞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以东方医院为代表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高地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作为上海干细胞产业的重要支柱,得到了浦东新区、上海市及国家层面的多方支持,其“干就有未来”公众号多次发布干细胞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成果,成为行业交流的重要窗口。
干细胞治疗心衰:东方医院心衰技术团队在刘中民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国家干细胞备案项目完成了多例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干细胞药物研发: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合作,东方医院在干细胞药物开发领域逐步形成产业链,覆盖从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到药物生产的全流程。
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依托同济大学,由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级干细胞资源)联合成立。先后投入超过8亿元。资源库包含各种临床和科研级的干细胞资源,特色资源为HLA高频iPSCs组成的细胞库,其中HLA类型可以匹配超过60%的中国人口。资源库不仅可以为干细胞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提供服务,还可以为高校、研究机构、公司等提供有效的科研资源。该库具有全套的标准、规范和相关的管理体系,拥有200逾位干细胞领域专家人才。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为中国干细胞基础研究、临床翻译、新药开发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最终让我国干细胞实现共同建设、共同受益、共同胜利的行业新局面。为了符合国家人口卫生的主要战略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该库旨在建立具有各类资源和资源储备丰富的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此外,通过整合生物信息资源和制定行业标准,引领干细胞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得干细胞资源有据可查且可追溯。
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上海干细胞产业不仅关注当前的发展,更放眼未来。通过与国际领先的干细胞研发机构合作,上海正逐步建立全球化的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网络。
刘中民教授表示:“干细胞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科学家的使命,更是我们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响应。”未来,上海将进一步聚焦干细胞药物研发、临床应用标准化、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等领域,持续引领干细胞行业发展,推动我国自主干细胞创新药的研发、临床转化进程,使其驶入发展快车道,提升我国干细胞创新药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结语:上海正成为干细胞产业中心,解决中国及全球化重大疾病问题以上海市东方医院及创新药企代表士泽生物取得的治疗帕金森病及渐冻症等重大或难治疾病的突破成果,是在上海市各级政策支持、企业创新与院企合作的多重推动下的标志性新质生产力成果,展示了中国在干细胞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时代担当,上海正逐步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干细胞产业中心。
上海干细胞产业迈向全球领先的进程,不仅展现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也体现了这一领域对人类健康福祉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潜力,为解决重大疾病、提升人类健康水平有望做出重要贡献。这不仅是上海干细胞产业发展的使命,更是新时代赋予上海的一份责任与荣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干细胞产业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有望发挥其在干细胞领域的优势,逐渐成为中国干细胞产业中心,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书写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作者:刘中民
编辑:周丹 王冉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