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大奎:2024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学术会议致辞
2024-12-2 16:53 中生网核心提示: 作为我国心肺复苏的领军团队,自成立之日起在王立祥主委的率领下,诸位全国心肺复苏委员、心肺复苏培训中心成员、心肺复苏青年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心肺复苏科学理论创新—立言、心肺复苏科技转化创新—立基、心肺复苏科普惠民创新—立众”三大方面取得骄人成就。
编者按:2024年11月23日-24日,2024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学术会议暨《2024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高级研修班圆满落幕!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顾问殷大奎教授为本次学术会议致辞。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教授致辞中对作为国家首个成立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从2015年3月21日成立后,践行了中国特色的心肺复苏“三立”发展战略——立心肺复苏科学理论之言、立心肺复苏科技转化之基、立心肺复苏科普惠民之众,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全体委员(包括青委)、心肺复苏培训中心成员的“不忘初心”的共同努力下,取得骄人成就表示由衷的祝贺;同时对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重要指导意见。

尊敬的金大鹏会长、何振喜将军、刘中民院士、王立祥教授;及各位专家同仁,以及在座的每一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记得2015年3月21日,也是在此,原武警总医院我见证了首个唯一国家二级学会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作为我国心肺复苏的领军团队,自成立之日起在王立祥主委的率领下,诸位全国心肺复苏委员、心肺复苏培训中心成员、心肺复苏青年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心肺复苏科学理论创新—立言、心肺复苏科技转化创新—立基、心肺复苏科普惠民创新—立众”三大方面取得骄人成就。借2024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学术会议 暨《2024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高级研修班召开之际,我向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履行救死扶伤、心肺复苏生命支持不忘初心的各位同道表示由衷的敬意!
我们知道我国心肺复苏以往都是沿用美国AHA的指南标准,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形来打造具有本国特色的心肺复苏标准和指南。我关注到《2024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是继《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的基础上,21位来自不同地域的心肺复苏专家学者,你们聚焦心搏骤停“三因”(原发性心搏骤停、继发性心搏骤停、诱发性心搏骤停),围绕心肺复苏生存环“三环”(欲死还生前环、起死回生中环、向死再生后环),践行心脏猝死防治救“三心”(防未心、治欲心、救已心)的中国特色心肺复苏理论,必将为中国心肺复苏同仁提供重要参考指引。将心脏骤停放入全生命周期考量,这是中国特色心肺复苏的一大亮点。我很赞成你们对于心脏骤停的分期暨心脏骤停前期(未发生心脏骤停的前期时段)、中期(发生心脏骤停的中期时段)和后期(发生心脏骤停的后期时段)的分类。我也将与同心人们推动《2024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的落地应用,着力遵循心脏骤停前期“预识预防、预警预防、预备预防”的心肺复苏“三预”方针,着力打造心脏骤停中期“标准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心肺复苏“三化”方法,坚定践行心脏骤停后期“复生、超生、延生”的心肺复苏“三生”方略,共同把好患者见上帝的最后一道关!
同志们,20年前我在国家卫生部当部长的时候,我就提出了“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只治不防,痛苦悲伤;只治不防,花钱心慌”,今天我也看到了《2024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高级研修班课程上,我国心肺复苏领域的专家讲者们,能够扭住心脏骤停这一威胁人民生命的元凶,从未发生心脏骤停时就针对引发心脏骤停的高危因素,开展“预识预防、预警预防、预备预防”,这条中国特色之路你们走对了!在你们的心肺复苏“三精工程”视频中,我看到了与各位一同走进人民大会堂,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开启了“525我爱我家”心肺复苏生命支持的民生工程,愿我们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何振喜. 继往开来 再建新功. 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2024 -02 -15 · DOI10.19450/j.cnki.jcrh.2024.01.001
王立祥. 中国心肺复苏生存环[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31(5): 536-538.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05.003.
[3]王立祥, 刘中民, 刘亮. 中国心肺复苏培训教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62-72.
[4]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16, 28 (12): 1059-1079.
[5]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 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5): 385-400.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8.05.001.
[6] 王立祥,吕传柱,余涛.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J].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2018,2(6):367-369.
[7] 米玉红、周飞虎、王立祥等.《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孕产妇心搏骤停防治救指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3年1月第35卷第1期.Chin Crit Care Med january 2023,vol.35,No.1
[8]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0, 45(4): 345-258. DOI: 10.11855/j.issn.0577-7402.2020.04.02
[9] 中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协作组.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9): 957-959.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9.004.
[10]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腹部提压
心肺复苏临床操作指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年 4 月第 31 卷第 4 期 Chin Crit Care Med,April 2019,Vol.31,No.4
[11]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米玉红 王立祥 程显声.《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静脉血栓栓塞性CA指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 年 12 月第 30 卷第 12 期 Chin Crit Care Med,December 2018,Vol.30,No.12
[12]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张重阳、李立艳、孟庆义、王立祥.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年 8 月第 29 卷第 8 期 Chin J Emerg Med, August 2020,Vol. 29, No. 8
[13]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胡婕,刘辉,刘亚华,周飞虎,刘中民,王立祥.陆战伤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解放军医学杂志,2023,48(4 2023-05-18
[14] 王立祥、刘中民 创伤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观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年 4月第 24卷第 4期 Chin JOrthopTraumaApril2022Vol.24No.4
[15] 王立祥. 腹部心肺复苏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
[16] 王立祥,心肺复苏王立祥观点[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12
[17] 刘中民,王立祥,李静. 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体系建设蓝皮书(2022)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2年11月第34卷第11期
(报道:王立祥、米玉红、宋维、魏捷、张玉想、李静、张红、单志刚、马立芝、汪茜、刘亚华、王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