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小公民》法治宣传教育万里行公益活动走进沈阳市第126中学
2024-5-30 16:39 中国新质生产力网核心提示: 《学法小公民》丛书由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精心编写,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搭配上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并且还按照不同年龄段分成了4个版本.
2024年5月29日,《和平的旗帜》暨国家“八五”普法规划《学法小公民》法治宣传教育万里行系列公益活动走进沈阳市第126中学。

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热情,给126中学的孩子们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法律知识的宣讲以及《学法小公民》丛书的捐赠。《学法小公民》丛书由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精心编写,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搭配上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并且还按照不同年龄段分成了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版和高中版4个版本,可以说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非常适合他们去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


在活动现场,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的副会长蔡健宣布《和平的旗帜》暨国家“八五”普法规划《学法小公民》法治宣传教育万里行公益活动辽宁站启动。

沈阳市和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伟及沈阳市126中学教育集团德育工作主管校长崔小龙,为学生颁发《学法小公民》普法教材读本。
此次普法宣传捐赠公益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又一个提升自我法治认知的机会和学习平台,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充分利用好《学法小公民》普法教材读本,认真组织学习和阅读,掀起学法用法的新高潮,必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此次活动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蔡健带队,在沈阳市工作站主任闫志强陪同下,向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捐赠《学法小公民》丛书 1100套。

沈阳市126中学教育集团北市校区主管校长段巍对此次捐赠公益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据介绍,沈阳市第126中学始建于1953年,名为“东北军区第一干部子弟小学”,抗美援朝后期更名为“沈阳八一学校”,深深烙上红色印记。1969年,学校移交地方管理,更名为沈阳市第126中学,现如今是拥有六个校区的和平区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教育集团。126教育集团先后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学校;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校本建设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学校、全国重点实验基地;全国基础教育科研试验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等,可以说是沈阳市初中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承载了众多沈城人民托起孩子明天的殷殷期望。
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如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法治资讯、案例分析,内容涵盖宪法、刑法、民法典等基本法律知识,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成功举办“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周”等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法治征文、手抄报比赛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每学期开展1-2期法治专题讲座,为师生普及知识,有效维护了校园的和谐稳定。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还将安排教师重点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进校园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刘丰敏辅导员说,希望该丛书有助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沈阳市第126中学积极开展,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孩子们接过这些学法丛书,满心欢喜!学生代表发言时表示,将这些法律知识牢记于心,并努力去践行,让自己成为一个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小公民,同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让法律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出席公益活动的有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科教文旅健康委员会执行主任蔡超、副主任王玉萍、副秘书长刘小平,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进校园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检察院原纪检书记刘丰敏、《和平的旗帜》暨国家“八五”普法宣传教育普法教导员、长沙市人民检察院原三级高级检察官曹茵,湖南省广播电视总台原副总编辑凌引迪,沈阳市126中学教育集团北市校区团委张虹老师及来自全国部分爱心人士有王招娣、高洪彦、叶泽宏、吴湘鄂、徐冰洁、刘熔、王玉玲、颜群、蔡勇、王鹏、杨华兵等。

当天下午志愿者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儿女顽强御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大家表示,一定要把历史传承下去,努力做好青少年的普法工作。强化广大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