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生网-中国新质生产力网 » 文化

    杨海蒂:生态文学是一种怎样的文学?

    2024-1-13 10:45 新质生产力网

    核心提示: 《这方热土:海南热带雨林》是山与海的交响;读此书享受三个字:纯、真、美;要想走进“生态文学”,此书可为生动范本,值得一读。

    你去过海南热带雨林吗?

    你知道首批国家公园吗?

    有关自然生态文学,你了解多少?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五个首批国家公园。中国林业出版社的“自然书馆·中国国家公园丛书”同步推出。《这方热土:海南热带雨林》是上述丛书中的一册,作者杨海蒂。网友读后感:此书是山与海的交响;读此书享受三个字:纯、真、美;要想走进“生态文学”,此书可为生动范本,值得一读。

    海南热带雨林是怎样的存在?自然生态文学是一种怎样的文学?近日,《人民文学》编审、作家杨海蒂,作家、文化学者韩可胜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朝花夕拾》节目的专访,畅谈生态文学创作的特点与感悟。

    《人民文学》编审、作家 杨海蒂

    “要把美好纯净的热带雨林写好”

    记者:从书中我读出您对海南的热爱是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原因让您对海南以及海南热带雨林如此热爱呢?

    杨海蒂:我热爱大自然,其次是文学艺术,它们是我的人生追求。首先,海南热带雨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非常吸引我;其次,我在海南工作生活过,将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那里,海南使我成长,让我恋恋不舍。我与海南黎族姐妹感情深厚,黎族同胞乐天善良、淳朴勤劳的美德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深深地感恩海南。有机会参与到国家公园丛书的撰写之中,能够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报海南,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记者:您参与并感受了海南这几十年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您的笔下,海南仍然是纯美梦幻的,似是滚滚红尘又不染纤尘。您是如何保持初心、坚守自己的视角的?

    杨海蒂: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海南是非常纯净的一片土地,纯净的河流和空气也造就淳朴的人民,这样的自然人文环境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效果。我也是生性淳朴的一个人,所以我与海南姐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要把美好纯净的海南热带雨林写好,必须带着一双纯洁无瑕的眼睛去看待它,带着一颗纯洁无邪的心灵去对待它,带着一腔淳朴美好的感情倾注于笔下。我用这种视角和手法去表现我心中的海南和海南热带雨林。

    “期待在读者心中种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种子”

    记者:仔细翻阅这本书,人们会发现,书名《这方热土》并不是煽情拔高式的抒情,而是一种切身的生存感受。这是不是您写作时的核心状态?或者说是这本书独特的文学性所在呢?

    杨海蒂:您说到了要害。《这方热土》既是文学作品,也是科普作品。对于如何书写、表现生态海南,我是有许多构思和设计的。海南岛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又经历了建省和经济建设的滚滚热潮,无论从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历史的角度来看,海南都可以说是一片“热土”,标题《这方热土》就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此外,我在描绘海南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的时候,也是带着自己独有的一份热爱的,我不会居高临下去俯视它们,而是以“众生平等”的态度对待它们。

    我在海南当了多年记者,踏足过岛上的山山水水。在动笔写《这方热土》之前,我特意回到海南热带雨林中找感受。基于我的生活经历以及心中对海南热带雨林的热爱,我在写作时有一种使命感,希望能传递出海南人民、黎族同胞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我不仅要写好海南干净的天空、纯净的河流,不仅要表现好海南岛的美丽自然美好生态,吸引读者朋友走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深处,引领他们领略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多重魅力,还要呈现出海南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展现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在广大读者心中种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种子,为读者朋友搭起一座通向美丽中国的心灵桥梁。


    最新文章